健康科学同跟进 太极文化始前行
——访国际著名运动学专家朱为模教授
2012年9月22日澳门新莆京7906not承办的第三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在图文信息楼如期举行,前来的有各位嘉宾和学者,这其中当然不免有许多我们熟悉而敬重的身影,而朱为模教授就是一位。
健康科学化身,太极首当其冲
初与朱教授接触,他亲切而和蔼的笑容顿时消除了我对大师的敬而远之之感。当知晓我养生专业的身份后,他笑笑点点头说道:“这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专业领域。”接着就向我提出了他的看法:1.太极习练没有场地的限制,随时随地就可以进行健康的运动。当说之时,朱教授还一手比划着太极动作,很是绘声绘色。2.身心合一理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太极迎合了当代心静神定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剂良药。他提出了太极拳要发展,养生领域要扩展,需要我们相关人士,突破传统观念,走向公共健康,将太极拳的健身机理和文化与世界的发展思路相结合,这样的太极拳才能成为与主流医学相契合的发展之道。说到这里,朱教授抿了一口茶,用流利的普通话说出了多种太极拳与世界疾病杀手的相关研究,进一步讲述太极拳的发展之道,也是社会的健康需要。
没有太极向你问好,世界缺少一个拥抱
“当今社会缺少一个拥抱!”不论是在申江会坛上所作的汇报,还是在对他所进行的专访中,这句话变成了一句富于哲理和深意的口号了。长期在国外与国内相互间进行运动科学学术研究的他,提到了太极拳在国外与国内研究现状的区别,国内注重的是文化、感觉、非量化研究,与国外科学、理性、量化的研究恰好不一样,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有关太极拳精神层面面的研究状况。但他又强调道,国内这种描述性的研究缺乏一些系统性、实用性。我们要充分了解国外研究现状,与世界接轨,将太极应用在人类现实需要之中,给世界一个拥抱,让太极向世界人问好。
在专访即将结束之时,朱教授讲述了他与太极近距离接触的心得,并深切表明:太极拳不只是种运动,它还是种文化,但更是种健康。
太极·哲学·文化
——罗卫民部长访谈录
从老子的道家学说到宋明理学的太极理论;从中国古典哲学到太极拳拳理,这位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典哲学专业的国家官员向我们展示出了一名大家学者的形象。
身为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主任,罗卫民先生在此次论坛中关于《太极拳理论和中国古典哲学》的讲演不得不令人为其深厚的学识功底所折服。论坛中一名同学在提问环节就向他提出,自己接触哲学理论很有限,反而是马畅的“时尚太极”促使自己有兴趣参加太极拳的学习个练习。当问及是否接受“时尚太极”这种文化现象时,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自己的支持态度:传统的太极文化与“时尚”的太极之间就像一个“化妆”了的女孩,马畅的这种太极文化只是女孩的一件华丽点的装束,它的本质仍然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统内涵。
正如同罗先生在报告中的观点,“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典哲学”,他认为被视为“哲学拳”的太极拳的文化也正是这种文化思想深入我们民族在医学、音乐、美术等等各个领域的结果之一。同时,作为武术领域最具代表性和得以最大化广泛传播的拳种,太极拳所强调的健身养生目标、,极具儒家、道家、佛家的天、理、空、无等等崇尚和谐的文化因素等等原因,在国际上都使其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国家形象”。
采访中罗先生也说道,太极拳在早期理论中“将延年益寿作为主要目标,而技击被视为一种末技”,这种形象定位恰恰使太极拳在所有武术拳种当中最容易被国际接受的因素之一,这也是太极拳这种“哲学拳”与其他拳种相比最大的区别和优势。
“连续三届的,人大代表将太极拳作为提案,可见太极拳在全国范围内受关注的程度。”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的国家官员,罗卫民先生也向在场的学者和研究生们介绍起当前国家层面的宏观情况。他说:“现在武术科研的新方向主要体现在:太极拳思想和文化的深入研究、太极拳技术动作的多学科(力学、生物等)研究、太极拳文化传承研究和太极拳养身健身效能的研究。”由此,他向在校研究生提出的要求是:“注重价值和创新”和“具备坚实的学科能力”。
他是一个学者,他是个名官员,无论哪一身份,罗卫民先生都在此次论坛做出了极有价值的演说和报告。
历史视野中的武术研究
——美国学者韩宁先生采访录
2012年9月22日,在上海体育学院举办的第三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之际,就“当下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国武术”之问采访了美国武术史研究专家韩宁先生 (Stanley E. Henning) 。韩宁先生曾在云南师范大学举行英语语言文学,不仅学练过杨式太极拳和山西车式形意拳,还长期从事中国武术史研究,先后发表了《无知、传说、太极拳》(1994年)、《正确对待中国武术的神秘性》(1995年)、《太极拳名称由来》(2001年)、《中国将军岳飞:武术事实、传说与神话》(2006年)、《太极拳: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象征》(2009年)、《重思中国武术:与MMA的比较研究》(2011年)等系列研究成果。
韩宁先生认为,美国人对中国武术文化的认知比较表面,大多受一些民间拳师口头的“神怪”传说影响较深,而美国的英文高质量的关于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研究成果较少,所以不能正确认识中国武术的历史与文化。谈及于此,韩宁先生一再强调,研究武术的历史,一定要将其还原到特定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中去思考,掌握了较多的史料就会有不同的看法,还举例他从日本图书馆得到了戚继光未刊印的武术资料,并说明此资料对了解明代武术实际生存情况有很大的帮助。
采访时间较为简短,交流问题颇有意味。花甲之年的韩宁先生依然充满浓郁的热情继续探讨中国武术的历史问题。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只能思考一些简单武术事情”,“我和别人谈的武术不一样,但是我不怕别人笑话,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想法,而且我喜欢想一些与中国武术历史有关的问题”。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当下的中国武术已经走出国门,成为众多国际友人交流载体。祝愿在中国与国际武术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让武术更好地服务于世界大众。
舞动太极,造福人类
——河北体育学院院长张绰庵访谈记
2012年9月22日,以“太极拳与健康促进、太极拳文化与传播、太极拳技术的力学分析”为主题的“第三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在上海体育学院如期举行,会议期间,我们围绕“太极拳与健康促进”采访了本届论坛的特邀嘉宾河北体育学院院长张绰庵先生。
张院长表示:“我喜欢打太极拳,因为它不仅促进了我的健康,而且给予了我快乐的心情。关于“太极拳与健康促进”,张院长认为:
随着现代性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人们不仅被工具技术所左右,更严重的是,人们陷入了一个“文明病”的怪圈。如压力过大引起的抑郁、躁狂,久坐引起的骨科疾病,比如颈椎病、腰椎病、骨质疏松等,饮食结构改变引起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这些疾病已经向我们走来,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那么,面对如此严重的现代性后果,我们是否毫无对策,只能坐以待毙呢?对此张院长给出了答案:
太极拳是一个资源库、百宝箱,它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融合了哲学、医学、社会关系学、运动健康学等多学科的运动理念,在众生贵生、尊道贵德宗旨的指导下,讲求“天人合一、贵和尚中”,为全世界人民保持身体健康、维系生活品质、增强心理素质做出了不可比拟的贡献。由此也实现着人类康复性的生产,成为了健康的“手杖”,强化了习练者生理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能力。太极拳不仅指引着我们走向健康,而且在疾病来临之前,给我们的健康做好有力的屏障。
当谈到如何实现“太极拳与健康促进,实现人类身心和谐发展”时,张院长进一步补充到:
实现“太极拳与健康促进”,太极拳必须走科学化发展之路,即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手段对太极拳拳理技法进行诊释,形成一个标准化、定量化的动作体系,为构建太极拳理论体系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借助生理、生化、生物力等方法和手段,由质性研究上升到量性研究,验证太极拳的健身效果,并建立起太极拳与健康促进对应的数据库。
就如何树立健康意识,张院长结合河北体育学院的教学实践谈到:
“河北民间武术”不仅是河北体育学院的特色课程,而且是河北省省级精品课,其中太极拳教学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教学上,我们立足文武兼修与健康促进的理念,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习练太极拳。通过习练提高了学生们对太极文化的认识,增强了他们对太极运动的认同,加深了他们对太极发展的认知。
最后,张院长对本次论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本次论坛,成果丰富多样,解答的多是太极拳领域的前沿议题,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阮纪正先生访谈录
9月22日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了2012国际武术申江论坛,很有幸对阮纪正老先生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阮纪正先生是社会科学研究专家,但在武术方面尤其是太极拳的研究也颇有建树,著作和出书不胜其数。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太极拳的运动、健康和文化。简单的访问也主要从这几个角度着手进行。
当几个问题访问下来,首先可以感受到的是阮老先生温文尔雅和待人和善。同时其对武术或者太极拳的见解总是别出一格,也许与其本身是是北大哲学系出身有关,看待问题的角度很是不同,甚至略带些与众不同在里面。比如谈到从太极拳运动、健康和文化的角度谈一下太极拳在国际上的推广情况?当时软老先生的第一句就是“看其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当然还涉及到人们当前所生活的环境、生活方式等等,这些使得肢体倦怠导致现代病,所以人们需要选择一种运动来使肢体恢复健康,而恰恰太极拳符合了现代社会这个时代的需要。而没有从太极拳本身的特点入手来讲为什么太极拳可以在国际上被广泛推广学习。
当下中国是文化大国的建设,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国粹。太极拳作为中国文化的体现和健康促进的有力工具,有人建议将其引入到孔子学院的必修课程。关于这个问题,阮老先生的回答出乎意料也是出乎我的意料。他没有从空大的国际形势、犀利关系的角度来看待,而是回归太极拳的属性和本质来看待的,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的完美结合,虽与中国古代道家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太极拳偏于道而非儒,而孔子学院主要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两者可以互补但绝不可以结合。应该也是支持借助孔子学院这个渠道将国粹太极拳更好的推广出去,但是要掌握好方法和把握住度。
现代学习太极拳的人不胜其数,但是真正能够学到太极拳的精髓、能够很好地运用太极拳的人并不多,“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这是朊纪正老先生对当前推广、宣传、喜爱太极拳的人的寄语,希望我们能“听而从之”。
访苏州大学王岗教授
2012年9月22日,在我校举行了第三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下午在认真聆听过王岗老师的报告后,在茶歇时刻,对王岗老师进行了专访。
记得第一次见到王岗老师是在去年的体育科学大会,当时见到王老师,觉得王老师和蔼可亲,看问题有独到见解,此次见面,依旧意气风发,颇有大将风范,不愧是我民族传统体育的领军人物之一。这届举行的申江论坛的会议主题是“太极拳:运动、健康、文化”,王老师此次的论文是“太极拳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随着这几年来“太极热”席卷世界,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相关,王老师主要提出了四个观点:在快速的社会,让你慢下来;在挤压的社会,让你伸展开;在浮躁的社会,让你静下来;在功利的社会,让你归自然。当问及王老师是如何把这种太极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时,王老师说他每周至少有四天要练习太极拳,这样可以让一天的劳累与疲倦都消除掉,不仅如此,王老师说不仅他自己练习,在培养学生方面,他的学生也是每天出操练太极。当问及王老师为什么说太极的核心是云手时,王老师说:“太极每一个拳种都有云手,而云手又是在每一式中都存在的”。边说边比划着野马分鬃,“其实野马分鬃中也是有云手不是?”我反思了一下确实,无论哪个动作都在画圆,都是在作云手那!
王老师在提及太极文化软实力时,给予了肯定!并且说:“太极拳是我国的国家文化品牌!”他说:“在国外抵制中国文化传播时,用一种形态去传播一种文化是一种最佳的方式,它不抵制你这种运动形态,这样就把太极的哲理推广到了西方,西方社会恰恰用中国的智慧来治理国家。”并且明确指出:“太极拳是国家软实力提高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王老师对于太极的传播,他认为传播太极的方式很多,比如表演、影视等,但是最好的还是要身体语言,身体语言它在一定程度上很少会要求语言的沟通。王老师认为现如今国家对于太极拳是国家软实力重视度还是不够,他不止一次提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体育归体育部门管,文化战略走出去是归文化部门管,他认为武术应该从体育走向文化,应该多部门联动,这样对太极的传播会更好一点。
他认为,太极拳是以太极哲学为基础的一种身体语言。而且他觉得太极拳本来就是艺术。中国文化是一个过程文化,而过程文化和当下的这种生活方式是相悖的。现在的人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习练太极拳,那么我们该想的是应该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太极拳给发扬光大。中国文化不是一种结果文化,而是过程文化,这叫人们有些望而生畏。
王老师认为“拉长运动”是当下最需要的,所以说为什么当下瑜伽很火,而且王老师也提到八卦对于这种拉伸拉长也是有很好的效果的,而太极更多的可能是心理上的。
另外,王老师认为太极拳传播的弊端是变成了完全商业化的传播,也提到政府没有形成国家意识。王老师认为,中国武术文化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只比不赛,即不说谁好谁坏。
除此之外,王老师提出,从宋代开始武术从技击变得艺术化。这也是为什么只有中国有这么多拳种的原因之所在。中国文化是一个艺术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王刚老师说的一句话我觉得蛮好!他说当一件事物艺术性越来越强的时候,实用性就越来越弱,就像茶杯,它要是古董谁还会拿来喝水?就像苏州的拙政园成为一个世界园林的时候,它一定不会住人,艺术价值的提高,使得实用价值降低了。王老师说话幽默又有深意,让我感悟颇深。他还说过去练太极拳都是低调,而现在的太极拳你不把对方发倒没人跟你学,这是现代与以前评价标准发生变化,造成存在形态的扭曲。“忙来时耕田,闲来时造拳”说的非常好,其实太极拳就是休闲的一个产物。王老师在给我讲述的时候还时有动作展示,把真意表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王老师以一幅对联结束了我们的对话,“拳术演练是奏乐,招式技法如临敌。”这才是真正的武术,评价武术的标准之所在。
留学生访谈录
2012年9月22日第三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在上海体育学院图文信息楼隆重举行,论坛不仅吸引了大批国内武术爱好者、武术教师及专家学者,也吸引了不少来自国外的朋友们到场聆听学习。记者有幸采访了几名到场外国学者。
来自Czech的Miroslav通过一年多在自己国家学习太极拳,进一步加深了对太极养生文化的理解,他说: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start to learn taichi in my country. They like taichi and want to learn this relaxing sport.
当记者问起他们为什么学习太极拳时,来自美国的Adrian说:Many people in my country want to learn taichi because they want to keep healthy. But for myself I want to learn taichi because taichi is not only sport, it contain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 want to learn more Chinese culture from taichi. That is also the reason I come to China. 记者问Adrian学习太极拳后的感受时,Adrian说道:I feel more relaxing and get rid of tired standard. It is not only relax my body, but it also make my mind relaxed.
记者好奇的问他们如何得知中国太极拳的?第一次在哪里看到的?来自澳洲的Felix解决了记者的疑问,他说:I saw a movie called “ Tai Chi Zhang Sanfeng” Jet li played. I like the taichi posture and movement which is so fluent and relaxing. 其实大多数外国人了解中国武术中国太极拳都是通过中国的功夫电影。当问起太极文化代表什么时,他们众说纷纭,Felix说:In my view, taichi culture stand for YinYang that means harmony. I think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 circle just like taichi. 通过他们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太极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
通过对参加论坛的外国人的采访,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太极拳在国外的发展状况和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太极拳文化究竟是什么样,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加入中国武术中华太极拳的学习人群中让我们感到很是骄傲和自豪,相信太极拳在未来定将大放光彩。